在学习主动开发这条路上我还算认真, 过去几年完成自己从0到1, 从1到N的客户开发体系。
所以在日常会有很多米友来请教, 我发现很多人一直有个误区。
就是认为"主动开发=谷歌搜索客户, 找邮箱, 发开发信"等, 最后导致效果不太理想。
但做不好的核心原因是他们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主动开发系统"。
最近料神老师更新100多节课, 趁着闲暇期间给自己做了个复盘总结。
对于想做好主动开发的朋友, 这篇文章可能给你一些启发。
01
不要用搜索的勤奋, 来掩盖对目标市场调研的懒惰
随着整个外贸生态的变化和知识的快速传播, 现在知道主动开发/谷歌开发的人其实并不少。
但大多数人还在"术"的层面去努力, 而不在"道"的层面去努力。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大多数人做主动开发的懒惰在哪?对于目标市场深度调研的懒惰。
可以问问自己几个问题来看看对目标市场有所了解:
1.自己的行业出口数据前5-10的市场是哪些?这些市场中最适合我们公司的是哪些市场?理由是什么?
2.行业内的大客户, 优秀品牌是哪些?他们的出口频率, 采购数量如何?优秀同行合作的客户类型有哪些?
3.行业内各个品类在2022年都出了哪些新品, 这些新品的市场反馈如何?是否有认真去观察过行业优秀品牌商的产品线变化?
以我自己经历过的坑为例, 在刚开始学习主动开发的前2年, 我在搜索上花的时间最多, 但结果确实不尽人意。
原因就是: 没有找到与自己公司匹配的目标市场!
几乎所有的外贸人都知道美国市场是最容易找到客户的, 海关数据, 领英, 谷歌搜索, 购买B2B List。
所以美国市场是不是就符合我去开发呢?
答案并不是, 因为很多竞争对手都在美国设立办事处, 竞争非常大导致效果不好。
02
运用宏观工具找对目标市场
通过上面的坑教训之后, 在后面的几个产品我都非常注重目标市场的调研。
这次课程也更新了新的方法。
我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还是:
Google Trends & UN Trade
1.Google Trends的运用:
这个工具已经是众人皆知, 但用得好可能每年帮你多赚XX万。
在搜索过程中我用得比较多的主要有:
1)不同时间点对同一产品的分析:
- 2004年-Present:这个产品在过去这些年的变化如何 (是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
- Past 5 years: 过去5年在哪些月份的搜索量会比较多, 是否为季节性产品(淡旺季)
- Past 12 months: 看看各个地区的搜索量如何?哪些地区值得深入挖掘?
2)不同品类的比较: 哪些品类的趋势更好, 找到重点品类着重开发
3)研究搜索量比较多的地区,并关注搜索量增加快的词
4)对于搜索比较快的词, 我也会把这个词放入Google image,查看该产品的情况, 看看是否可以作为切入点来开发客户。
这个词可能为这段时间关注比较多的品牌产品。
5)在调研过程中, 还可以把这些有价值的信息放入你的邮件。
如:
According to google, the Keywords"Sabrina sat eyewear" traffic increased by 2800%, which means many end customers search for this product. The good news is that&.............
原文转载:http://fashion.shaoqun.com/a/1190807.html
安克:https://m.ikjzd.com/w/3301
godaddy:http://m.ikjzd.com/w/2542
17track:http://m.ikjzd.com/w/217
出口香港、台湾请务必注意!以下品名近期正在严查!:https://m.ikjzd.com/articles/106646
哭了!美国商标迎来二次涨价?:https://m.ikjzd.com/articles/106647
旺季选品的秘密:揭秘爆款玩具背后的危机!:https://m.ikjzd.com/articles/106648
和Etsy抢人?这一类亚马逊卖家或将"永久性"减免月租!:https://m.ikjzd.com/articles/106652
分享:小卖家做亚马逊需要投入多少钱?:https://m.ikjzd.com/articles/106653
印尼迁都带来物流格局的大洗盘,外贸货代人必须抓住商机!:https://m.ikjzd.com/articles/106655
英国脱离了欧盟后,现在注册英国商标,需要独立注册流程步骤如下:https://www.sellergrowth.com/article/78621.html
世界各国商标确权的两种方式(在先使用与在先申请)简介:https://www.sellergrowth.com/article/78611.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