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仓、下架……东南亚各国正在不断加大对电商市场假冒化妆品的打击力度。

随着电商崛起以及美妆行业的蓬勃发展,一些假冒产品由于获得了广阔的销售渠道而在网上迅速蔓延,品牌的知识产权得不到保障,消费者也正在遭受不安全或不合格产品带来的风险。
在此背景下,为了更有力地预防网上假冒化妆品销售和广告泛滥的乱象,近期,菲律宾化妆品行业商会 (CCIP) 及其 18 家会员公司在菲律宾知识产权局 (IPOPHL) 的推动下签署了《电子商务谅解备忘录》(MOU)。
CCIP 外部事务执行副总裁、HairReve 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 Janina Gutierrez-Tan 称该谅解备忘录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子商务谅解备忘录汇集了电商平台、品牌所有者、行业协会和商会,旨在制定网络业务行为准则,通过签署方之间的加强合作,建立一个快速处理侵权通知和删除内容的机制。
无独有偶,此前Shopee菲律宾本土店就发布了一项新的产品管理政策:自2025年3月10日起,屡次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商品可能会被暂时下架或删除。
尤其是美妆行业"越来越容易"受到网上假冒商品的侵害,行业对执法部门相关监管措施的呼吁声量越来越大。
就在这次签署会期间,菲律宾海关局(BOC)对一处仓库进行了突袭检查,查封了约12亿比索的违法走私商品,其中就包含了大量假冒化妆品。海关局长表示,这些假冒化妆品被伪装成知名品牌销售,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严重风险。
图源:菲律宾海关局
这份备忘录的影响还在于,将菲律宾整个美妆行业线上市场的整顿提上了重要日程。IPOPHL 副局长 Nathaniel S. Arevalo 强调:"这份谅解备忘录让我们有机会与那些在平台上大量发布假冒化妆品的知识产权侵权者展开较量……这是对《互联网交易法》(ITA)目标的补充,并被公认为东盟地区的最佳实践"。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今年6月即将生效的菲律宾ITA。此前,Shopee菲律宾本土店多次发布通知敦促平台上销售美容化妆品、食品和饮料、健康医疗用品等产品的卖家,都必须依照《互联网交易法》的相关规定,尽快申请贸易或企业证书、个人身份证明、销售许可证等相关证件。
显然,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电商平台都在逐渐收拢化妆品行业知识产权的防护网。
东南亚电商市场的繁荣景象之下,"假冒"一直是一个让各大品牌方苦不堪言的大难题,放眼望去,"李鬼"数不胜数。因此不仅仅在菲律宾,各国也已经意识到假冒化妆品对国民健康以及行业生态的危害性。
原文转载:https://www.kjdsnews.com/a/2102190.html
仅5个半月,这条航线运价暴涨1535%! 【Shopee市场周报】虾皮菲律宾站2021年1月第1周市场周报 中东垂直领域:独立站入局时尚电商,这个市场有多大? 【Shopee市场周报】虾皮马来西亚站2021年1月第1周市场周报 2021年外贸出口,哪些海外产品可以做? Facebook如何养号才不会被封?这一篇完整的Facebook养号干货帮你养出Facebook耐用号 美妆假货插翅难逃,东南亚合力暴击总值10亿+电商"毒瘤"! 美妆假货插翅难逃,东南亚合力暴击总值10亿+电商"毒瘤"!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